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唐第一隐太子 > 第二十三章 玄武门之变的幕后推手

第二十三章 玄武门之变的幕后推手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李渊死了,这个大唐最有权势,原本历史上还可以享受几十年奢侈生活的男人死了。

唐朝初年的这场玄武门之变发生,李渊是这场政变的受害者。在原本的历史上,因为这场政变,他被迫下台,当了太上皇。

但是,李承道一点都不同情他,甚至,在李承道眼中,李渊对这场政变是要负主要责任的。正是因为他没有控制好局面,才造成这一场惨剧的发生。

首先,李渊没有巩固东宫太子的地位。

东宫太子是国家的根本,是国家的未来。太子稳定,则朝廷稳定。太子不确定,则朝中大臣必然为了将来自身的利益,在皇帝的诸皇子中选择依附,从而造成朝廷的动荡不安。

李渊其实已经确定了太子人选,就是李建成。

但是,虽然确定了太子人选,却并没有巩固太子的地位。从史料上可以看出,李渊至少三次对李世民说,想要传位给他。因为这些史料都是经过后来李世民篡改的,所以并不确定这些史料的真实性有多大。不过,无风不起浪,肯定李渊表达过对李建成的不满,表达过想把皇位传位李世民的意思。否则的话,李建成也不会那样着急上火,一定要把李世民搞掉。

李渊如果不喜欢李建成,想改立李世民为太子,那就应该趁早决定。绝对不能一边选定李建成为太子,一边对李世民说,想把太子之位传给他。这样做,不是人为地制造儿子们的矛盾吗?

或者李渊是想用帝王心术来控制自己的两个儿子,想让他们互为牵制,这两个儿子功劳都太大了,如果李渊不想早点退位,那必然要让两者互斗,自己居中裁决,这样谁不听话打谁板子,自己的皇位才能稳如泰山!

皇位就成了吊着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胃口的肉。

再来看李渊犯的第二个错误,他没有限制秦王李世民的权力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女帝:你竟然想当我相父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朕乃一代圣君大明1805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谍影凌云
返回顶部